如何解決森林防火系統面臨的眾多難題或挑戰?
點擊次數:1123 更新時間:2020-05-25
森林防火系統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在實際建設過程中要面對復雜多變的自然環境、不便的交通等客觀困難,還要滿足用戶的實際需求,系統達到自動監測火災發生并報警的目標,更要降低整套系統建成后的運維成本。作為工程商、集成商或系統設備原廠商,就要解決系統或設備的耐磨性問題、低溫問題、供電問題、識別問題、維護問題,讓森林防火系統能夠做到長期全時、全天候地保護森林資源。
一、耐磨性問題
因為不知道森林火災在何時、何地發生,所以森林防火系統要求云臺承載監測設備全天候24小時、360度、365天不間斷地運轉,對云臺耐磨性能有*的要求,必須要采用特種合金和特種工藝處理加強云臺機械傳動部分的耐磨系數,保證云臺可以連續運轉10年左右。而海普的專業森林防火云臺就可以做到10年不下山。
二、低溫問題
在高緯度、高海拔地區,冬季往往是森林防火期,要求森林防火前端設備在冬季也能夠照常運行,這就要全面解決設備的抗低溫問題。低溫會嚴重影響設備的電子、電路、芯片的正常工作,而一般商業級電子、電路、芯片的低溫極限溫度在-5℃左右,工業級的也僅在-20℃,而在高緯度、高海拔地區,氣溫通常會低于-5℃或-20℃,山上甚至會低于-50℃。解決低溫問題的根本辦法是做好加熱和保溫措施,設備體積過于龐大則不好采取保溫措施或保溫措施成本高昂,使用大功率的加熱組件又迫使野外發電系統、蓄電系統增加建設投入。所以針對低溫環境海普有的低溫型設備,如低溫重型數字云臺、雙層保溫護罩等,可保障系統在-45℃甚至更低的環境下正常工作。另外低溫環境下野外供電系統也會出現供電不足的情況,即低溫造成蓄電池充放電能力下降,面對低溫難題,可以通過我們設計開發的蓄電池保溫箱來解決。
三、供電問題
在沒有市電或農電供電的情況下,森林防火預警監測系統需要采用風能、太陽能或風光互補的野外供電形式,通常會按用一瓦電發十瓦電這樣的比例建設配套的發電及蓄電系統。為了減少發電系統和蓄電系統的建設投入以及后期運維成本,必須要降低前端設備的整體功耗。前端基站的用電大戶通常是云臺和基站控制系統,如用零散設備組合而成的基站控系統,每個設備都配有電源逆變器,甚至有些設備還需要單獨的散熱或保溫裝置,這就造成了整體功耗急劇增加,幾千瓦的發電系統仍不夠用。所以海普的基站控制設備,采用了高集成、模塊化設計,大幅降低了設備功耗,前端基站所有設備,包括云臺(標定功耗僅45W)、基站控制設備、微波、攝像機等,整體功耗僅有100W,打開防盜對講系統時的峰值功耗達到150W,僅需800W~1000W的發電設備和4節12V200ah的蓄電池即可滿足供電要求。